仁略咨詢產業資訊周報 第50期——新基建、能源環保 (2020.11.14-2020.11.20)
- 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
導讀: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以“新基建”“城市群”“疫情防控常態化”為抓手,由5G、AI、物聯網、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為支撐的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及新業態越來越多地走進現實生活。本周重點關注工業和信息化部:進一步鼓勵完善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運輸部:推動交通強國建設由試點探索向擴面鋪開、全面建設邁進;長沙“新型基礎設施聯合建設行動計劃”協議簽署;山西賦能工業智“繪”未來5G新基建摁下加速鍵;科華恒盛助力廈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賦智”新基建培育新動能同方股份繪制二次創業新藍圖。
- 丨國家導向
-
【工業和信息化部】進一步鼓勵完善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針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作出了回應:要進一步加大充換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
一方面,要繼續加大充電樁建設的力度,國網公司已經組建了充電樁建設公司,一些民營企業還有一些其他領域的企業也參與到了充電樁建設當中來,隨著整個市場容量的不斷擴大,充電樁的建設布局會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另一方面,會進一步鼓勵完善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便利大家出行。
仁略簡評:隨著技術的不斷演進升級,新消費模式的出現,一些發展過程當中的問題都會得到有效解決。產業發展可以為新能源汽車出行問題提供有解決的思路和方法的。未來充電樁的建設布局也會更加科學化、規范化。
【交通運輸部】推動交通強國建設由試點探索向擴面鋪開、全面建設邁進
11月20日至21日,交通運輸部舉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培訓班(第一期)。
會議上強調要做好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各項工作。編制好《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推動交通強國建設由試點探索向擴面鋪開、全面建設邁進。加快謀劃一批重大工程,加快打造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體系。五要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當好先行、做好服務、作出貢獻。六要統籌交通運輸發展和安全。同時,要做好2021年春運各項準備工作。
仁略簡評:從交通運輸內部來看,需要進一步打破原有運輸方式各自發展的局面,通過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推進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綜合協調發展,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從交通運輸與外部的協調和支撐來看,要深入對接五中全會提出的各項主要任務和目標,發揮好交通強國在現代化國家建設中的先行官作用。
- 丨各地動態
-
【長沙】“新型基礎設施聯合建設行動計劃”協議簽署
11月17日上午,市政府與中國聯通湖南省分公司(以下簡稱湖南聯通)簽署“新型基礎設施聯合建設行動計劃”協議。通過此次“新基建”聯合建設行動計劃的戰略合作,雙方將以5G為基礎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下一代信息網絡;全面開展“融合基礎設施”項目合作。
作為新一線城市,長沙一直高度重視5G“新基建”建設,2020年新增5G基站超過3萬個。下一步,要以此次合作為契機,進一步科學布局,加大投入,為長沙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堅實基礎和保障。要加快深度應用5G、大數據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大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率先在場景應用、項目開發等方面取得突破。
仁略簡評: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信息網絡,有助于地方數字化轉型,全力打造“創新基礎設施”服務,推動技術與平臺創新, 有效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山西】賦能工業智“繪”未來5G新基建摁下加速鍵
山西超前布局、加速推進,5G基站建設開通率位列全國第一方陣,搶抓5G融合應用先機,在智慧礦山、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方面積極探索——到2020年年底,山西省計劃建成5G基站1.5萬座。
截至9月底,全省5G建設累計完成投資40億元,累計開通5G基站14220座,完成全年目標的94.8%。三大運營商均已實現5G在全省設區市中心城區基本覆蓋,正在向縣域延伸。全省5G基站建設開通率位列全國第一方陣。
仁略簡評:5G來臨之際,只有以搶灘占先、換道領跑的競爭姿態,占據這一新興產業的主動,才能把握這一未來產業的先機,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 丨企業資訊
-
【科華恒盛】助力廈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作為國內領先的電力電子技術企業,科華恒盛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在5G基建、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領域均有出色市場表現。 科華恒盛的智慧電能綜合管理服務已廣泛應用在政務、交通、能源、醫療、教育等領域,助力廈門地鐵1號線、2號線成功開通,并積極參與光伏、儲能電站的建設,推動公共服務、城市治理維度的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賦能和融合創新。
今年7月,公司與騰訊云簽署了11.7億元合作協議;兩項數據中心產品技術入選了國家工信部《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先進適用技術產品目錄(2020)》,代表科華恒盛在數據中心行業節能技術領域已處于領先地位。
仁略簡評:未來企業將以公司智慧電能綜合管理服務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產品方案在廈門市的廣泛發展,致力于成為具有行業代表性的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為廈門數字產業化的蓬勃發展提供更強引力。
【同方股份】“賦智”新基建培育新動能同方股份繪制二次創業新藍圖
近日,作為中核集團與清華大學共同支撐的高科技企業,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以積極革新的風貌深度參與和推動著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通過構建自主與協同的創新生態,繪制著自身“二次創業”的新藍圖。
在新基建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通過構建自主、協同、共享的創新生態,同方股份重新聚焦主業優勢,提出了“5+N”新基建整體發展方案的構想,為新基建高質量發展“賦智”?!?”即信創工程、5G數字產業園、智慧安全、智慧能源、智慧交通五大核心產業,“N”即政府云、環保、城市亮化、超算、智慧教育、科創基地、智能建筑等多領域優勢產業協同發展,以此構建數字經濟產業生態,縱向助力傳統行業新舊動能轉換升級,橫向助推區域協同一體化建設,便是同方“5+N”新基建整體發展方案的精髓。
仁略簡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先后出臺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持續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過去數字經濟發展更多是通過數字化手段將線下經濟未釋放的經濟活力激活,是潤滑作用。未來數字經濟一定要著眼于實體經濟,變潤滑作用為改變作用,真正賦能實體經濟,一方面對已有產業提質增效,另一方面創造更多新興產業。
- 二.能源環保產業
-
導讀:傳統環保存在信息滯后、處理繁瑣、方法單一等問題,在物聯網蓬勃發展的今天,正在逐一被解決。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是生態環境治理發展的必然趨勢,環保物聯網的大時代正是完全能夠支撐這一趨勢的數字環保國家基礎設施。本周重點關注工信部: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加速發展階段;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落下帷幕;合肥發布《合肥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南寧聚焦鋁精深加工與輕量化新能源電動汽車產業共謀發展;中石化將大力建設油氫合建站;愛普生將綠色基因融入企業發展環保成為技術創新的底色。
- 丨國家導向
-
【工信部】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2020年11月11-13日,2020智能網聯汽車大會(WICV)在北京舉辦。在11月12日上午的政策法規與標準體系論壇中,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就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35進行了相關解讀。
首先對規劃編制的背景做了解讀。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發布于2012年,對促進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為了更好的推動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制定了規劃。對于它的總體背景,有三個方面的判斷:一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新階段。二是我們面臨新的發展態勢,三是產業發展具備新的發展特征。工信部提出為實現愿景,將會進行五個方面的主要舉措,分別為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構建新型產業生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完善基礎設施、深化開放合作。為保障主要任務的實現,需要五個方面的保障措施:深化行業的管理改革、健全政策法規體系、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組織協調。
仁略簡評:技術突破、生態發展的同時,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政策環境也將更為完善。政策法規與標準體系的建設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基礎性環節,對其順利從實驗室走向規?;南M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落下帷幕
近日,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落下帷幕。7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相關省市、央企和兩個國務院部門開展了督察工作。從地方到中央,從黨政部門到各級企業,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不斷深入。
祛除生態病,要不斷加強綜合性治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既是一次生態環境大體檢,又是一個提升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契機。督察是一面檢驗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透視鏡”,幫助各部門檢視問題,保持警醒;問題整改不是面子工程,各部門務求真抓實干,建立長效機制,讓督察整改不浮于表面、不流于形式。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
仁略簡評:傳統環保存在信息滯后、處理繁瑣、方法單一等問題,在物聯網蓬勃發展的今天,正在逐一被解決。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是生態環境治理發展的必然趨勢,環保物聯網的大時代正是完全能夠支撐這一趨勢的數字環保國家基礎設施。
- 丨各地動態
-
【合肥】發布《合肥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11月19日合肥市發布《合肥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秾嵤┮庖姟访鞔_提出,到2025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車整車以及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載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新能源汽車與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實現融合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超過千億元,整車產能達到100萬輛,質量品牌具有國際競爭力,成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實施意見》具體提出,要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支持整車企業加強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建設,創新“車電分離”等商業模式,提升品牌國際競爭力,培育行業領軍企業。支持動力電池、驅動電機、BMS、激光雷達、高精地圖、自動駕駛等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提升配套能力,培育10-20家細分領域隱形冠軍企業,整體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完善動力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和再資源化的循環利用體系,建立健全動力電池運輸倉儲、維修保養、安全檢驗、退役退出、回收利用等環節管理制度,加強全生命周期監管。支持江淮汽車、安凱客車等整車企業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通用機械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開展聯合攻關,逐步完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鼓勵新能源汽車、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企業跨界協同,打造涵蓋解決方案、研發生產、使用保障、運營服務等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生態主導型企業。
仁略簡評:從2012年加快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際競爭優勢,到2020年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新能源汽車作為促進經濟持續增長的引擎,在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與日俱增。
【南寧】聚焦電動汽車產業共謀發展
近日,南寧市鋁精深加工與輕量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論壇在南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舉行,市工信局、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各高校代表、企業負責人齊聚一堂,共論產業發展。
南寧市人民政府認為接下來要穩步推進重大項目,研究設計機制,更好發揮政府 " 有形的手 " 協調、激勵、服務等功能,充分發揮市場 " 無形的手 " 的驅動作用,把南寧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做大做強,形成良性循環,為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出力,為廣西實現鋁產業 " 二次創業 " 目標作出首府應有的貢獻。南寧市將按照 " 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 " 的思路,圍繞特色鋁精深加工,以新能源汽車、工程機械裝備產業、節能環保裝備產業、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等四個重點先進裝備制造業為重點發展方向,積極引進和培育先進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以主機帶動零部件發展的理念,打造產業鏈縱向延展、橫向協作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體系,將南寧建設成為面向西南中南和東盟市場的先進裝備制造基地。
仁略簡評:積極引進和培育先進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打造產業鏈縱向延展、橫向協作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體系,將南寧建設成為面向西南中南和東盟市場的先進裝備制造基地。
- 丨企業資訊
-
【中石化】將大力建設油氫合建站
近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董事長公開表示,中石化正在大規模布局氫能產業,計劃未來將旗下很多加油站改造成加氫站,可以加油、加氫、加LNG等。
就中石化而言,首先是把天然氣作為過渡期間的最重要的能源資源來發展,同時積極導入新能源。國內很多省份在積極推進氫能的利用。中石化目前正在大規模的布局氫能、加氫站。氫能的產生有很多種方式,可以通過化石能源制氫,也可以通過可再生能源制氫。中石化近期首先要充分利用煉油化工廠的資源,之后再進一步導入可再生能源制氫。
仁略簡評:亞洲未來支持經濟增長的能源解決方案,近期應該是傳統能源的潔凈化,中遠期是清潔能源的規?;?。
【愛普生】將綠色基因融入企業發展環保成為技術創新的底色
近日,愛普生亮相進博會,以其高科技環保綠色辦公產品吸引各大媒體與企業。愛普生一直秉承著“省、小、精技術”的理念。堅持可持續發展,通過不斷創新技術,將“綠色基因”融入到產品研發和企業活動之中。以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態度,不斷推出環境友好型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構筑起"科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循環生態。
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愛普生就傾力投入研發技術難度更大,但節能環保的噴墨打印技術。經過30多年的不斷完善,如今愛普生已形成一套出色的 "Heat-Free冷印技術"。"Heat-Free冷印技術"無需預熱、即開即打,使用能耗更低。機器結構簡單,故障率低,辦公更穩定高效。而且,采用"Heat-Free冷印技術"的打印機工作時沒有粉塵、臭氧和PM2.5產生,更利于為員工創造綠色的辦公環境,在綠色經濟循環發展的當下,愛普生PaperLab干纖維紙張循環系統讓企業級用戶看到了另一種“綠色”的可能。以創新干纖維技術,將企業中使用過的文件紙張再生利用。與愛普生企業級陣列式復合打印機雙劍合璧,打造微生態安全文印閉環解決方案。不僅如此,愛普生一直以來都積極與國內伙伴合作,共同開發多種適合中國用戶的解決方案,如智慧會議室優享雙屏投影方案,讓遠程商務會議獲得更真實的沉浸感;智能眼鏡遠程指導解決方案,專家無需親臨現場,即能與工人實時聯線,以第一人稱操作指導,保證生產培訓效率;RFID智慧倉儲管理方案,利用RFID批量盤點,優化企業倉儲及物流管理等。
仁略簡評:無論是最初的單一硬件還是軟件,在今天這個強調協作化的市場中都不可能獨善其身,更時候需要來自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協作與支持。在移動互聯、5G應用和物聯網等行業大潮的催動下,需要形成硬件+內容、渠道、平臺、網絡的終極協作平臺。